在申論考試中闡釋題是比較與眾不同的,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在申論的客觀題部分一般要求多答詞和短句,能精煉就精煉,不主張寫長句。很多考生受前面概括題和思維定勢的影響,在作答闡釋題時寫的也都是詞和短句,從而導致不必要的失分。為什么闡釋題要避免用太多的詞和短句?怎樣才能拿高分?接下來山東公務員考試網(wǎng)(http://www5566.cn/)一一為大家解答。
一、闡釋題的性質
區(qū)分題目到底是不是闡釋題的判斷標準很簡單,通常題干中會要求“談談對……的理解/認識”,或“對……進行闡釋/解釋”,“……是什么意思”等。這里的……往往是指一個詞或一句話,國考一般分值為10分。例如2010年國考市地級要求考生對兵庫縣“環(huán)保錯位”的實質進行解釋,2011年國考地市級讓考生談談對文中“困境中的不絕希望”這一表述的理解。這都是屬于典型的闡釋題。所謂闡釋意思是解釋清楚,解釋明白。既然題目已經(jīng)給定了某個詞和短句讓我們解釋,那我們就不能再簡單的以詞和短句作答,這樣怎么可能解釋得清楚,解釋得明白呢?最好的方法是在限定的字數(shù)內用長句作答,把意思表達完整清楚、透徹到位。
二、闡釋題的答題方法
闡釋題的答題步驟為:首先,解釋詞和短句的內涵。即解釋詞和短句在材料中所表達的基本涵義和引申涵義。2、簡單的提對策。比如對兵庫縣“環(huán)保錯位”的實質進行解釋這道題,首先應該解釋材料中的“環(huán)保錯位”指的是什么,接著針對問題提對策。答案為日本兵庫縣在圍海造地發(fā)展工業(yè)的同時,由于不注意海洋環(huán)境的保護,結果嚴重的破壞了生態(tài)環(huán)境,后期投入了巨大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力求恢復海洋環(huán)境。這種為了追求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導致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后期不得不付出代價來恢復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做法正是“環(huán)保錯位”,即先污染后治理。因此,尋求在發(fā)展經(jīng)濟和保護環(huán)境間協(xié)調方為上策??梢?,對“環(huán)保錯位”進行解釋時應該用一句完整的長話解釋清楚,后面的對策簡單的提一下即可,重點要放在前部分。
再比如2011年國考地市級的一道闡釋題要求考生談談對文中“困境中不絕希望”這一表述的理解。那在作答時困境包括哪些方面在解釋時都要寫上去,不絕希望包括哪幾層涵義也要解釋到位。困境在材料中有三個,不絕希望則有兩層涵義,比較完整的答案應該是:“困境中的不絕希望”是指在教育成本越來越高、大學生就業(yè)難的情況下,盡管很多農村家庭會面臨因教致貧、因教返貧的困境,但仍然不惜血本供孩子讀書,把希望寄托在子女的教育上,希望孩子通過教育改變命運,同時寄希望于教育的改革。這警醒我們必須反思教育本身,并合理分配教育資源和有效解決農民工子女就業(yè)難等問題,促進教育公平。組織語言能力較差的考生可以分條作答,先解釋困境,再解釋困境中的不絕希望,最后提對策。不過還是建議大家用一句完整的話解釋清楚給定的詞匯,后面的對策依據(jù)材料、針對問題簡單的提一下即可,重點要放在前部分。
申論更多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可參看2014年公務員考試技巧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