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認為下列規(guī)定不合法,在對具體行政行為申請復議時,可一并向復議機關提出對該項規(guī)定的審查申請:(一)國務院部門的規(guī)定;(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規(guī)定;(三)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的規(guī)定。以上規(guī)定不含國務院部委規(guī)章和地方政府規(guī)章。
2、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日內提出復議申請,但法律規(guī)定的申請期限超過60日的除外。
3、有權申請行政復議的公民死亡的,其近親屬可申請復議;同申請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可以作為第三人參加行政復議;申請人申請行政復議,可以書面、也可以口頭申請。
4、對省、自治區(qū)人民政府依法設立的派出機關所屬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應向該派出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5、對國務院部門或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應向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國務院部門或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也可以向國務院申請復議,國務院依照行政復議法規(guī)定作出最終裁決。
6、對政府工作部門依法設立的派出機構依照法律、法規(guī)或規(guī)章的規(guī)定,以自己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應向設立該派出機構的部門或該部門的地方人民政府申請復議。
7、對于有行政復議法第15條所列情形之一的,申請人也可以向具體行政行為發(fā)生地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申請復議,由接受申請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自接到該復議申請之日起7日內,轉送有關行政復議機關,并告知申請人。
8、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復議為必經(jīng)程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可自收到不予受理決定書之日起或復議期滿之日起15日內,依法起訴。
9、復議期間具體行政行為不停止執(zhí)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停止執(zhí)行:(一)被申請人認為需要;(二)復議機關認為需要;(三)申請人申請,復議機關認為其要求合理,決定停止執(zhí)行;(四)法律規(guī)定。
10、被申請人應當自收到申請書副本或申請筆錄復印件之日起十日內提出書面答復。
11、申請人、第三人可以查閱被申請人呢提出的書面答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jù)、依據(jù)和其他材料,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行政復議機關有權拒絕。
12、在復議過程中,被申請人不得自行向申請人或其他有關組織和個人收集證據(jù)。
13、一并提出對有關規(guī)定的審查申請的,復議機關有權處理的,應在30日內依法處理;無權處理的,應在7日內依法轉送。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應在60日內依法處理。處理期間,中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審查。
14、復議機關審查具體行政行為時認為其依據(jù)不合法,有權處理的,應在30日內依法處理;否則應在7日內轉送有權機關處理。處理期間中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審查。
15、復議機關責令被申請人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被申請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理由作出與原具體行政行為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具體行政行為。
16、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已依法取得的自然資源所有權或使用權的,應先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可起訴。
17、根據(jù)國務院或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對行政區(qū)劃的勘定,調整或者征用土地的決定,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確認自然資源梭魚權或使用權的行政復議決定為最終裁決。
18、變更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復議決定,由行政復議機關依法強制執(zhí)行或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維持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決定,則由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完成上述行為。
19、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繼承人和其他有扶養(yǎng)關系的親屬可要求賠償。
20、經(jīng)復議機關復議的,最初造成侵權行為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但復議機關決定加重損害的,復議機關對加重的部分履行賠償義務。
1、認為下列規(guī)定不合法,在對具體行政行為申請復議時,可一并向復議機關提出對該項規(guī)定的審查申請:(一)國務院部門的規(guī)定;(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規(guī)定;(三)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的規(guī)定。以上規(guī)定不含國務院部委規(guī)章和地方政府規(guī)章。
2、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日內提出復議申請,但法律規(guī)定的申請期限超過60日的除外。
3、有權申請行政復議的公民死亡的,其近親屬可申請復議;同申請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可以作為第三人參加行政復議;申請人申請行政復議,可以書面、也可以口頭申請。
4、對省、自治區(qū)人民政府依法設立的派出機關所屬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應向該派出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5、對國務院部門或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應向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國務院部門或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也可以向國務院申請復議,國務院依照行政復議法規(guī)定作出最終裁決。
6、對政府工作部門依法設立的派出機構依照法律、法規(guī)或規(guī)章的規(guī)定,以自己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應向設立該派出機構的部門或該部門的地方人民政府申請復議。
7、對于有行政復議法第15條所列情形之一的,申請人也可以向具體行政行為發(fā)生地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申請復議,由接受申請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自接到該復議申請之日起7日內,轉送有關行政復議機關,并告知申請人。
8、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復議為必經(jīng)程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可自收到不予受理決定書之日起或復議期滿之日起15日內,依法起訴。
9、復議期間具體行政行為不停止執(zhí)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停止執(zhí)行:(一)被申請人認為需要;(二)復議機關認為需要;(三)申請人申請,復議機關認為其要求合理,決定停止執(zhí)行;(四)法律規(guī)定。
10、被申請人應當自收到申請書副本或申請筆錄復印件之日起十日內提出書面答復。
11、申請人、第三人可以查閱被申請人呢提出的書面答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jù)、依據(jù)和其他材料,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行政復議機關有權拒絕。
12、在復議過程中,被申請人不得自行向申請人或其他有關組織和個人收集證據(jù)。
13、一并提出對有關規(guī)定的審查申請的,復議機關有權處理的,應在30日內依法處理;無權處理的,應在7日內依法轉送。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應在60日內依法處理。處理期間,中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審查。
14、復議機關審查具體行政行為時認為其依據(jù)不合法,有權處理的,應在30日內依法處理;否則應在7日內轉送有權機關處理。處理期間中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審查。
15、復議機關責令被申請人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被申請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理由作出與原具體行政行為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具體行政行為。
16、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已依法取得的自然資源所有權或使用權的,應先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可起訴。
17、根據(jù)國務院或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對行政區(qū)劃的勘定,調整或者征用土地的決定,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確認自然資源梭魚權或使用權的行政復議決定為最終裁決。
18、變更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復議決定,由行政復議機關依法強制執(zhí)行或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維持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決定,則由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完成上述行為。
19、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繼承人和其他有扶養(yǎng)關系的親屬可要求賠償。
20、經(jīng)復議機關復議的,最初造成侵權行為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但復議機關決定加重損害的,復議機關對加重的部分履行賠償義務。
21、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應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
22、賠償義務機關應自收到申請之日起2個月內給予賠償;逾期不賠或請求人對數(shù)額有異議的,請求人可自期間屆滿之日起3個月內提起訴訟。(行政賠償)
23、對沒有犯罪事實或沒有事實證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錯誤拘留的,作出拘留決定的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24、對沒有犯罪事實的人錯誤逮捕的,作出逮捕決定的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25、再審改判無罪的,作出原生效判決的法院為賠償義務機關。二審改判無罪的,作出一審判決的法院和作出逮捕決定的機關為共同賠償義務機關。
26、賠償義務機關應自收到申請之日起2個月內給予賠償;逾期不賠或請求人對數(shù)額有異議的,請求人可自期間屆滿之日起30日內提請其上一級機關復議。復議機關應在2個月內作出決定。請求人不服的,可在收到復議決定之日起或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可自期間屆滿之日起30日向復議機關所在地同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
27、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賠償金按國家上年度職工的日均工資計算。
28、外國人、外國企業(yè)和組織在中國領域要求國家賠償?shù)?,適用[賠償法]。
29、請求國家賠償?shù)臅r效為2年,自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的行為被依法確認為違法之日起計算,但被羈押的期間不計算在內。
30、對起訴后經(jīng)人民法院判處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并已執(zhí)行的依照刑法規(guī)定不負刑事責任的人和依照刑訴法規(guī)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人,有權依法取得賠償。判決確定前被羈押的日期依法不予賠償。
31、賠償請求人單獨提起行政賠償上訴訟的,須以賠償義務機關先行處理為前提。
32、賠償請求人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請求涉及不動產(chǎn)的,由不動產(chǎn)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單獨提起的行政賠償訴訟案件由被告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33、賠償請求人單獨提起行政賠償訴訟,可以在向賠償義務機關遞交賠償申請后的兩個月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
34、行政案件原告可在起訴后至人民法院一審內庭審結束前,提出行政賠償請求。
35、法院對賠償請求人未經(jīng)確認程序而直接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案件,在判決時應對賠償義務機關致害行為是否違法予以確認。
36、單獨受理的第一審行政賠償案件審限為三個月,第二審為二個月;一并受理的案件審限與該西案件的審限相同。
37、國務院或者經(jīng)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
38、行政處罰由違法行為發(fā)生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管轄,法律、行政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39、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fā)現(xiàn)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
40、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或個人隱私外,聽證公開舉行。
41、當事人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shù)額的3%加處罰款。
42、行政監(jiān)察的對象:國家行政機關、國家公務員、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監(jiān)察業(yè)務以上級監(jiān)察機關領導為主。
43、對下列情形,監(jiān)察機關可以作出監(jiān)察決定(或者提出監(jiān)察建議):(一)違反行政紀律,依法應當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行政處分的;(二)違反行政紀律取得的財物,依法應當沒收、追繳或者責令退賠的。
44、監(jiān)察機關立案調查的案件,應當自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結案,延長的,最長不得超過一年。
45、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在六個月內公安機關沒有發(fā)現(xiàn)的,不再處罰。
46、對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的處罰,由縣、市公安局、公安分局或者相當于縣一級的公安機關裁決。警告、50元以下罰款,可由公安派出所裁決。在農(nóng)村沒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可由其委托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裁決。
47、被裁決受治安管理處罰的人或被侵害人不服的,在接到通知侯日內,可向上級公安機關提出申訴,由上一級公安機關在接到申訴后5日內作出裁決;不服該裁決的,可在接到通知后5日內向當?shù)厝嗣穹ㄔ禾崞鹪V訟。
48、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fā)生在中國領域內,就認為是在中國領域內的犯罪。
49、中國公民在中國領域外犯刑法規(guī)定之罪的,適用刑法,但是按刑法規(guī)定的最高刑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50、外國人在中國領域外對中國或公民犯罪,而按刑法規(guī)定的最低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適用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51、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52、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53、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54、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55、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56、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57、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58、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59、對于脅從犯,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jié)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60、如果被教唆之人未犯被教唆之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61、管制期限:3個月——2年
拘役期限:1個月——6個月
有期徒刑期限:6個月——15年
剝奪政治權利期限:1年——5年(除刑法第57條規(guī)定外)
62、犯罪時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當然也不適用死緩。
對案件起訴到人民法院以前,被告人在羈押期間做人工流產(chǎn)的,應視為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能判處死刑;懷孕婦女因涉嫌犯罪在羈押期間自然流產(chǎn)后,又因同一事實被起訴,交付審判的,應當視為“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依法不適用死刑。
63、在死緩減為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的時候,應當把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改年以上10年以下。
64、沒收財產(chǎn)以前犯罪分子所負的正當債務,需要以沒收的財產(chǎn)償還的,經(jīng)債權人請求,應當償還。
65、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66、犯罪分子有立功表現(xiàn)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xiàn)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xiàn)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67、數(shù)罪并罰的,管制最高不能超過3年,拘役最高不能超過1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過20年。
68、緩刑適用范圍;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jù)其犯罪情節(jié)和悔罪表現(xiàn),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
69、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二個月;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一年;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70、對于累犯,不適用緩刑。
71、減刑適用范圍: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一)在執(zhí)行期間,認真遵守監(jiān)規(guī),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xiàn)的,或者有立功表現(xiàn)(可以減刑);(二)有重大立功表現(xiàn)的(刑法第78條所列6項之一),應當減刑。
72、減刑以后實際執(zhí)行的刑期: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判處無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0年。
73、由執(zhí)行機關向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提出減刑建議書。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非經(jīng)法定程序不得減刑。
74、假釋適用范圍:被判有期徒刑的,執(zhí)行原判刑期1/2以上,被判無期徒刑的,實際執(zhí)行10年以上。如果認真遵守監(jiān)規(guī),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xiàn),假釋后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如有特殊情況,經(jīng)最高院核準,可不受上述執(zhí)行刑期的限制。
75、累犯以及因殺人、爆炸、搶劫、****、綁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
76、有期徒刑的假釋考驗期為沒有執(zhí)行完畢的刑期,無期徒刑的假釋考驗期為10年。假釋考驗期從假釋之日起計算。
77、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集體企業(yè)和人民團體管理、使用或者運輸中的私人財產(chǎn),以公共財產(chǎn)論。
78、組織、領導、參加恐怖活動罪,犯此罪并實施殺人、爆炸、綁架等犯罪的,依照數(shù)罪并罰的規(guī)定處罰。
79、犯劫持航空器罪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嚴重破壞的,處死刑。
80、非法制造槍支、彈藥后又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藥的,應以非法制造槍支、彈藥罪論處,不實行數(shù)罪并罰。(吸收犯)
81、依法配備公務用槍的人員,非法出租、出借槍支的,依照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藥罪的規(guī)定處罰。
依法配置槍支的人員,非法出租、出借槍支沒,造成嚴重后果的,依照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藥罪的規(guī)定處罰。
82、依法配備公務用槍的人員,丟失槍支不及時報告,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83、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犯此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惡劣情節(jié)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84、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中,如果勞動安全設施符合國家規(guī)定,由于其他原因造成嚴重后果的,不成立該罪;如果有關部門或單位職工沒有提出事故隱患,行為人因而未采取措施的,不成立該罪。
85、生產(chǎn)、銷售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化妝品罪,以造成嚴重后果為犯罪成立的條件。
86、生產(chǎn)、銷售刑法第141條至第148條規(guī)定的特定偽劣產(chǎn)品,但不符合各該條規(guī)定的構成要件時,如銷售金額在5萬元以上,則依照刑法第140條的規(guī)定認定為生產(chǎn)、銷售偽劣產(chǎn)品罪。
87、生產(chǎn)、銷售刑法第141條至第148條規(guī)定的特定偽劣產(chǎn)品,構成各該條規(guī)定的犯罪,同時又湊成刑法第140條規(guī)定的生產(chǎn)、銷售偽劣產(chǎn)品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法條競合)
88、與走私罪犯通謀,為其提供貸款、資金、賬號、發(fā)票、證明或者為其提供運輸、保管、郵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罪共犯論處。
89、以暴力、威脅方法抗拒緝私的,以走私罪和刑法第277條規(guī)定的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zhí)行職務罪,依數(shù)罪并罰規(guī)定處罰。
90、公司、企業(yè)人員受賄罪(商業(yè)受賄罪)中,無論是索取他人財物還是收受他人財物,都必須是為他人謀取利益,即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或者允諾他人謀取利益。至于利益的性質和種類,則不影響該罪的成立。(并且要數(shù)額較大)
91、對公司、企業(yè)人員行賄罪,行為人必須是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至于實際上是否獲取了不正當利益,則不影響該罪的成立。
92、非法經(jīng)營同類營業(yè)罪,主體必須是國有公司、企業(yè)的董事,數(shù)額須為巨大(以上)。
93、為親友非法牟利罪,主體須是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的工作人員,且須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以上)。
94、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主體為國有企業(yè)、公司、事業(yè)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且須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以上)。
95、玩忽職守造成破產(chǎn)、嚴重損失罪,主體為國有公司、企業(yè)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且須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96、濫用職權造成破產(chǎn)、嚴重損失罪,同上。
97、徇私舞弊低價折股、出售過資產(chǎn)罪,主體為國有公司、企業(yè)或其上級主管部門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且須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以上)。
98、偽造貨幣的,處3年——10年有期徒刑,并處5萬元——50萬元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5萬元——50萬元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一)偽造貨幣集團的首要分子;(二)偽造貨幣數(shù)額特別巨大的(偽造貨幣的總面額未萬元以上);(三)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
99、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和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購買假幣,以假幣換取貨幣罪,在構成要件上存在區(qū)別:(1)前罪要求數(shù)額較大,后罪無此要求;(2)前罪為一般主體,后罪為特殊主體。
100、行為人出售、運輸假幣構成犯罪,同時有使用假幣行為也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171條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和第172條持有、使用假幣罪的規(guī)定,實行數(shù)罪并罰。
151、敲詐勒索罪以數(shù)額較大為成立要件。行為人知道他人的犯罪事實,向司法機關告發(fā)是合法的,但行為人以此相威脅而索取財物的,成立敲詐勒索罪。
152、盜竊廣播電視、公用電信設施價值數(shù)額不大,但是構成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依照刑法第124條破壞廣播電視、公用電信設施罪定罪處罰。
153、盜竊廣播電視、公用電信設施,同時構成盜竊罪和破壞廣播電視、公用電信設施罪的,擇一重罪處罰。
154、盜竊使用中的電力設備、同時構成盜竊罪和破壞電力設備罪的,擇一重罪處罰。
155、實施盜竊犯罪,造成公私財物損毀的,以盜竊罪從重處罰;又構成其他犯罪的,擇一重罪處罰。
156、盜竊公私財物未構成盜竊罪,但因采用破壞性手段造成公私財物損毀數(shù)額較大的,以故意毀壞財物罪論處。
157、盜竊后為掩蓋罪行或者報復等,故意破壞公私財物構成犯罪的,應當以盜竊罪和構成的其他罪實行數(shù)罪并罰。
158、以牟利為目的,盜接他人通信線路,復制他人電信號碼或明知是盜接、復制的電信設備、設施而使用的,以盜竊罪定罪處罰。
159、詐騙未遂但情節(jié)嚴重的,應以詐騙罪(未遂)論處。
160、向自動售貨機內投入類似硬幣的金屬片,從而取得商品,數(shù)額較大的,不成立詐騙罪只成立盜竊罪。
161、以虛假、毛用的身份證件辦理入網(wǎng)手續(xù)并使用移動電話,造成電信資費損失數(shù)額較大的,成立詐騙罪。
162、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指違反國家財經(jīng)管理制度,將專用于救災、搶險、防汛、優(yōu)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挪作他用,情節(jié)嚴重,致使國家和人民群眾利益遭受重大損害的行為。
163、阻礙軍人執(zhí)行職務的構成刑法第368條的阻礙軍人執(zhí)行職務罪,而不成立妨害公務罪。
164、妨害公務罪中,對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大代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采用暴力、威脅方法,而對于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則不要求使用暴力、威脅手段(只須故意阻礙),但必須造成嚴重后果。
165、妨害公務罪中,暴力行為如果觸犯了其他罪名,如暴力行為致人重傷、搶奪執(zhí)法人員槍支等,應視為想像競合犯,原則上以一重罪論處。
166、同時有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行為的,只認定為一罪,不實行數(shù)罪并罰。
167、偽造、變造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后,又利用該公文、證件、印章實施其他犯罪的,從一重罪論處,不實行數(shù)罪并罰。(牽連犯)
168、盜竊、搶奪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的,不認定為盜竊罪或搶奪罪。
169、使用聽、竊照專用器材竊取他人商業(yè)秘密、國家秘密的,從一重罪處罰。
170、成立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不惜不是為境外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國家秘密。否則成立刑法第111條規(guī)定之罪。
171、非法生產(chǎn)、竊照專用器材后又非法使用的,只成立非法生產(chǎn)間諜專用器材罪。
172、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其目的行為定罪處罰。
173、只有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才構成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聚眾沖擊國家機關罪。
174、只要首要分子才構成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罪。
175、刑法第292條所列四種情形是聚眾斗毆的加重情節(jié),而第293條所列四種情形是尋釁滋事罪的構成要件情節(jié)。
176、犯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入境發(fā)展黑社會組織罪,又實施了其他犯罪的,實行數(shù)罪并罰。
177、對同一犯罪內容同時實施教唆行為與傳授犯罪方法的行為,或者用傳授犯罪方法的手段使他人產(chǎn)生犯罪決意的,此種情況應按照吸收原則,從一重罪處罰。
178、如果行為人分別對不同對象進行教唆與傳授犯罪方法,或者向同一對象教唆此罪而傳授彼罪的犯罪方法,則應按所教唆的罪和傳授犯罪方法實行數(shù)罪并罰。
179、非法集會、游行、示威罪的主體是集會、游行、示威的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集會、游行、示威的一般參加者不成立此罪。
180、組織和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蒙騙他人,致人死亡的,成立組織、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這里的致人死亡是指導致他人實施絕食、自殘、自虐等行為,或者阻止病人進行正常治療,致人死亡的。
181、組織和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制造、散布迷信邪說,指使、斜坡其成員或者其他人實施自殺、自傷行為,應以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論處。
182、組織和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奸淫婦女或者****、詐騙財物的,分別以****罪、奸淫****罪、詐騙罪定罪處罰。
183、行為人不是聚眾賭博、開設賭場或以賭博為業(yè)的,只是單純的參加賭博的行為,不成立賭博罪。
184、對以賭博為名騙取他人財物的,宜認定為詐騙罪。
185、旅館業(yè)、飲食服務業(yè)、文化娛樂業(yè)、出租汽車業(yè)等單位的人員,在公安機關查處賣淫、嫖娼活動時,為違法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情節(jié)嚴重的,以包庇罪論處。
186、刑法第318條所列七項情形,是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罪的加重情節(jié)。其中(三)造成被組織人重傷、死亡的;(四)剝奪或限制被組織人人身自由的;(五)以暴力、威脅方法抗拒檢查的都以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罪定罪處罰,不再定其他罪名。
187、在犯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罪過程中,對被組織人有殺害、傷害、****、拐賣等犯罪行為,或者對檢查人員有殺害、傷害等行為的,依照數(shù)罪并罰的規(guī)定處罰。
188、犯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罪,對被運送人有殺害、傷害、****、拐賣等犯罪行為,或者對檢查人員有殺害、傷害等行為的,依照數(shù)罪并罰的規(guī)定處罰。
189、在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中造成被運送人重傷、死亡或者以暴力、威脅方法抗拒檢查的,從重處罰(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190、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掌握國家秘密的國家工作人員偷越國(邊)境叛逃的,按叛逃罪處理,不另定偷越國(邊)境罪。
191、非法出售、私贈文物藏品罪與非法向外國人出售、贈送珍貴文物罪的區(qū)別:(1)前罪主體僅限于過于博物館、圖書館等單位;后罪則可是一般自然人和單位。(2)前罪對象僅限于國家保護的文物藏品;后罪則可以是國家、集體、個人收藏的文物,但以國家禁止出口的珍貴文物為標準。(3)前罪僅限于向國內的非過于單位或者個人;后罪則向外國人。
192、搶奪、竊取國家檔案的,以搶奪竊取國有檔案罪定罪處罰。
193、妨害傳染病防治罪,不惜是造成甲類傳染病傳播或有傳播危險的行為。
194、傳染病菌種、毒種擴散罪主體須是從事實驗、保藏、攜帶、運輸傳染病菌種、毒種的人員。
195、采集、供應血液,制作、供應血液制品事故罪主體須是經(jīng)國家主管部門批準采集、供應血液或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部門,其要求造成危害他人身體健康的結果,而非法采集、供應血液,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罪則只要求足以危害人身健康。
196、醫(yī)療事故罪不惜是造成就診人死亡或嚴重損害其身體健康。
197、已滿14周歲不滿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可以成為販賣毒品罪的主體;走私、運輸、制造毒品罪的主體不惜是已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
198、行為人在一次走私活動中。既走私毒品又走私其他貨物的、物品的,一般應按走私毒品罪和構成的其他走私罪,實行數(shù)罪并罰。
199、行為人故意以非毒品冒充真毒品或者明知是假毒品而販賣牟利的,應認定為詐騙罪,而非販賣毒品罪;但行為人以為是真毒品而販賣,事實上有可能販賣毒品的,應認定為販賣毒品罪(未遂)。
200、包庇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財物的行為,不能認定為包庇罪、窩藏罪與窩藏贓物罪,而應認定為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窩藏、轉移、隱藏毒品、毒贓罪。
202、非法提供麻醉藥品罪、精神藥品罪主體必須是依法從事生產(chǎn)、運輸、管理、使用國家管制的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的人員與單位。
203、以牟利為目的,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有償提供上述麻醉藥品或者精神藥品的,應認定為販賣毒品罪。
204、明知是走私、販賣毒品的犯罪人,而向其提供上述麻醉藥品或精神藥品的,不管是有償提供還是無償提供,均應認定為走私、販賣毒品罪。
205、****后迫使賣淫,造成被強迫賣淫的人重傷、死亡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以組織賣淫罪或者強迫賣淫罪從重處罰(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不另定其他罪名。
206、在組織他人賣淫的犯罪活動中,對被組織人有引誘、容留、介紹賣淫活動的,應當作為組織賣淫罪的量刑情節(jié)予以考慮,不實行數(shù)罪并罰。如這些行為是對被組織者以外的其他人實施的,即被組織者與被引誘、容留、介紹者具有不同一性時,仍應分別定罪,實行數(shù)罪并罰。
207、行為人明知他人患有嚴重性病而組織、強迫或引誘、容留、介紹他們賣淫的,除符合組織賣淫罪、強迫賣淫罪與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的構成要件外,還構成傳播性病罪的教唆犯與幫助犯(想象競合),不實行數(shù)罪并罰,以前述幾項罪定罪處罰。
208、旅館業(yè)、飲食服務業(yè)、文化娛樂業(yè)、出租汽車業(yè)等單位的人員,利用本單位條件,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他人賣淫的,依照刑法第358條組織他人賣淫罪、強迫他人賣淫罪或者第359條引誘、容留、介紹他人賣淫罪定罪處罰。
209、國家工作人員在國內公務活動中或對外交往中接受禮物,依照國家規(guī)定應當交公而不交公,數(shù)額較大的,以貪污罪論處。
210、因挪用公款索取、收受賄賂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數(shù)罪并罰的規(guī)定處罰;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數(shù)罪并罰的規(guī)定處罰。
211、將國有資產(chǎn)或者罰沒財物私自分給單位少數(shù)成員的,應認定是共同貪污行為。私分國有資產(chǎn)數(shù)額較大的,才成立私分國有資產(chǎn)罪;而私分罰沒財物罪無此要求。
212、斡旋受賄罪中,索取或收受請托人財物,都須以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為條件。
213、單位受賄罪中,索取或收受他人財物,都須以為他人謀取利益為條件。
214、因被勒索而給予國家工作人員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以行賄犯罪論;行為人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亦不構成行賄罪。
215、單位行賄罪的成立,要求情節(jié)嚴重。
216、單位不能成立介紹賄賂罪的主體。
217、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要求情節(jié)嚴重。
218、非法獲取國家秘密后又故意或者過失泄露該國家秘密的,屬于吸收犯,應從一重罪論處。
219、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以牟利為目的,違反土地管理法規(guī),非法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而非低價出售的,應認定為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罪。
220、徇私枉法罪的成立,要求枉法裁判發(fā)生在刑事審判領域。
枉法裁判罪則表現(xiàn)為在民事、行政審判領域枉法裁判。
221、司法工作人員貪贓枉法,有徇私枉法、枉法裁判行為,同時又構成刑法第385條規(guī)定之受賄的,依阿姨重罪定罪處罰。
222、從事傳染病防治的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導致傳染病傳播(甲類)或流行(乙類),情節(jié)嚴重的,才構成傳染病防治失職罪。
223、犯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如行為又符合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構成要件,應從一重罪處罰。
224、軍人以竊取、刺探、收買方法,非法獲取軍事秘密的,構成非法獲取軍事秘密罪。
225、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軍事秘密罪的主體:軍人。
226、軍人泄露軍事秘密以外的其他國家秘密情節(jié)嚴重的,構成故意(過失)寫落國家秘密罪。
227、軍職人員駕駛軍用裝備車輛,違反武器裝備使用規(guī)程,情節(jié)嚴重,造成重大責任事故的,以武器裝備肇事罪論處;如果僅因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而發(fā)生重大事故的,應以交通肇事罪論處。
228、軍職人員秘密竊取或公然奪取部隊除槍支、彈藥、爆炸物以外的武器裝備或者軍用物資的,構成盜竊、搶奪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罪;軍職人員竊取、搶奪槍支、彈藥、爆炸物的,則仍構成盜竊、搶奪槍支、彈藥、爆炸物罪。
229、刑法未明確規(guī)定罰金數(shù)額標準的,其最低額不能少于1000元。對未成年人應從輕或減輕判處罰金,但其最低額不能少于500元。
230、財產(chǎn)刑由一審法院執(zhí)行。
231、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認定為自首;但在一審判決前又能如實供述的,應當予以認定。
232、被判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一般在執(zhí)行1.5年以上方可減刑;兩次減刑時間間隔應當在一年以上。
被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一般一次減2——3年有期徒刑以后,再減刑時,其間隔時間一般不得少于2年。
被判處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可比照上述規(guī)定,適當縮短起始和間隔時間。
確有重大立功表現(xiàn)的,可不受上述減刑起始和間隔時間的限制。
233、對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宣告緩刑的,一般不適用減刑;如在考驗期內有重大立功表現(xiàn),可予以減刑。
234、無期徒刑罪犯,如確有悔改表現(xiàn),或者有立功表現(xiàn)的,服刑2年后可以減刑。對確有悔改表現(xiàn)或有立功表現(xiàn)的,一般可減為18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對有重大立功表現(xiàn)的,可減為13年以上18年以下有期徒刑。
235、對死緩經(jīng)過一次或幾次減刑后,其實際執(zhí)行刑期不得少于12年。
236、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xiàn)場后隱藏或遺棄,致使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嚴重殘疾的,應分別以故意殺人罪或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237、對入戶盜竊,因被發(fā)現(xiàn)而當場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脅的行為,應認定為入戶搶劫。
238、搶劫正在使用中的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運鈔車的,視為“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
239、盜竊未遂,情節(jié)嚴重,如此數(shù)額巨大的財物或者國家珍貴文物為盜竊目標的,應當定罪處罰。
240、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代理人的同意。
241、監(jiān)護人除為被監(jiān)護人的利益外,不的處理被監(jiān)護人的財產(chǎn)。
242、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企業(yè)符合規(guī)定的,經(jīng)主管機關核準登記,取得法人資格。
三資企業(yè)具備法人條件的,依法經(jīng)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準登記,取得中國法人資格。
243、企業(yè)法人被撤銷、被宣告破產(chǎn)的,應由主管機關或者人民法院組織有關機關和有關人員成立清算組織進行清算。(不應自行成立清算組)
244、有獨立經(jīng)費的機關從成立之日起具有法人資格。
具備法人條件的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依法不需要辦理法人登記的,從成立之日起,具有法人資格;依法需要辦理法人登記的,經(jīng)核準登記,取得法人資格。
245、企業(yè)之間或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之間聯(lián)營、共同經(jīng)營,不具備法人條件的,由聯(lián)營各方按出資比例或協(xié)議約定,以各自所有的或經(jīng)營管理的財產(chǎn)承擔民事責任。依法律或協(xié)議約定負連帶責任的,承擔連帶責任。
246、民事法律行為自成立時起具有法律約束力。行為人非依法律規(guī)定或取得對方同意,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
247、依照法律規(guī)定或按照雙方當事人約定,應當由本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248、委托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249、第三人知道行為人無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代理權已終止還與行為人實施民事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第三人和行為人負連帶責任。
250、國家所有的土地,可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單位使用,也可依法確定由集體所有制單位使用。
251、合同對專利申請權無約定的,完成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當事人享有申請權。
252、合同對科技成果的使用權沒有約定的,當事人都有使用的權利。
253、合同一方將合同權利義務全部或部分轉讓給第三人的,應當取得合同另一方的同意,并不得牟利(民法通則)。
254、沒有過錯,但法律規(guī)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承擔民事責任。
255、暫時無力償還債務,經(jīng)債權人同意或人民法院裁決,可由債務人分期償還。
256、當事人一方由于上級機關原因不能履行合同義務的,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向另一方賠償損失或采取其他不久措施,再由上級機關對它因此受到的損失負責處理。
257、從事高度危險作業(yè)致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如能證明損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免責。(唯一免責事由)
258、地面施工致人損害行為適用過錯推定責任,即除非施工人能證明其已僅法定警示義務,主觀上無過錯,否則應認定其有過錯。
259、建筑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適用過錯推定責任,即一旦發(fā)生建筑物致人損害的后果,便推定其所有人或管理人有過錯,除非所有人或管理人自己舉證證明自己無過錯,否則應承擔民事責任。
260、飼養(yǎng)動物致人損害為無過錯責任,動物飼養(yǎng)人或管理人證明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可以免責。
261、有財產(chǎn)的無、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chǎn)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門由監(jiān)護人適當賠償,但單位擔任監(jiān)護人的除外(不足部分,單位不予賠償)。
262、中國公民定居國外的,其民事行為能力可適用定居國法律。
263、涉外合同當事人沒有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適用法律的。適用與合同有最密切聯(lián)系的國家的法律。
264、侵權行為損害賠償,適用侵權行為地法律。雙方國籍相同或在同一國家有住所的,也可適用當事人本國法律或住所地法律。
265、中國公民和外國人結婚適用婚姻締結地法律,離婚適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266、當事人是否患有精神病,在不具備診斷、鑒定條件的情況下,也可以參照當?shù)厝罕姽J的當事人的精神狀態(tài)認定,但應以利害關系人沒有異議為限。
267、公民離開住所地最后連續(xù)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為經(jīng)常居住地。
268、對擔任監(jiān)護人有爭議的,應按民法通則第16條第3款或第17條第2款的規(guī)定,由有關組織予以指定。未經(jīng)指定而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法院不予受理。
269、有關組織依法指定監(jiān)護人后,被指定人不服的,應在接到通知次日起30日內向法院起訴。逾期起訴的,按變更監(jiān)護人關系處理。
270、監(jiān)護人可將監(jiān)護職責部分或全部委托給他人。因被監(jiān)護人的侵權行為需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由監(jiān)護人承擔,但另有約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確有過錯的,負連帶責任。
271、申請撤銷死亡宣告不受申請宣告死亡的利害關系人順序的限制。
272、民法通則中公民下落不明的起算時間,從公民音訊消失之次日起算。
273、宣告失蹤不是宣告死亡的必經(jīng)程序。利害關系人只申請宣告失蹤的,應當宣告失蹤;同一順序的利害關系人,有的申請宣告死亡,有的不同意宣告死亡,則應當宣告死亡。
274、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一方從事個體經(jīng)營或承包經(jīng)營的,其收入為夫妻共有財產(chǎn),其債務應以家庭共有財產(chǎn)清償。
275、未起字號的個人合伙,合伙人在民事訴訟中為共同訴訟人;起字號的個人合伙,應以依法核準登記的字號為訴訟當事人,并由合伙負責人為訴訟代表人。
276、合伙人以個人財產(chǎn)出資,合伙的盈余分配所得用于家庭成員生活的,應先以合伙人的個人財產(chǎn)承擔。不足部分以合伙人家庭共有財產(chǎn)承擔。
277、行為人在神智不清的狀態(tài)下所實施的民事行為,應當認定無效。
278、行為人因對行為的性、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guī)格和數(shù)量等的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意思想悖,并造成較大損失的,可認定為重大誤解。
279、對于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的民事行為,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應予以變更;當事人請求撤銷的,法院可酌情予以變更或撤銷。
280、附條件的民事行為,如所附條件是違背法律規(guī)定或不可能發(fā)生的,應認定該民事行為無效。
281、凡依法或依約必須由本人親自實施的民事行為,本人未親自實施的,應認定行為無效。
282、拾得物滅失、毀損,拾得人沒有故意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拾得人將拾得物據(jù)為己有,拒不返還而引起訴訟的,按侵權之訴處理。
283、因自然資源所有權或使用權發(fā)生權屬爭議,應由有關行政部門處理。對行政處理不服的,當事人可依法向法院起訴;因侵權糾紛起訴的,法院可直接受理。
284、被擔保的經(jīng)濟合同確認無效后,如果被保證人應當返還財產(chǎn)或者賠償損失的,除有特殊約定外,保證人仍應承擔連帶責任。
285、公民之間的生產(chǎn)借貸性利率,可以適當高于生活性借貸利率。
286、贈與房屋,未辦理過戶手續(xù),但贈與人根據(jù)書面贈與合同已將產(chǎn)權證書交與受贈人,受贈人根據(jù)贈與合同已占有、使用該房屋的,可以認定贈與有效,但應令其補辦過戶手續(xù)。
287、返還的不當?shù)美?,應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孳息。利用不當?shù)美〉玫钠渌妫鄢齽趧展芾碣M用后,應當予以收繳。
288、侵害他人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而獲利的,侵權人除依法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外,其非法所得應當予以收繳。
289、因堆放物品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如果當事人均無過錯,應當根據(jù)公平原則酌情處理。
290、夫妻離婚后,未成年子女侵害他****益的,同該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如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確有困難的,可責令未與該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共同承擔民事責任。
291、被監(jiān)護人造成他人損害的,有明確監(jiān)護人時,由監(jiān)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jiān)護人不明確的,由順序在前的有監(jiān)護能力的人承擔民事責任。
292、在幼兒園、學校生活、學習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在精神病院治療的精神病人,受到傷害或給他人造成損害,單位有過錯的,可責令這些單位適當給予賠償。
293、未授權給公民、法人經(jīng)營、管理的國家財產(chǎn)受到侵害的,不受訴訟時效期間的限制。
294、權利人向債務保證人、債務人的代理人或者財產(chǎn)代管人主張權利的,可以認定訴訟時效中斷。
295、定居國外的我國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如其行為是在我國境內所為,適用我國法律;在定居國所為,可以適用其定居國法律。
296、無國籍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一般適用其定居國法律;如未定居的,適用其住所地國法律。
297、有雙重或者多重國籍的外國人,以其有任何或與其有最密切聯(lián)系的國家的法律為其本國法。
298、外國法人以其注冊登記地國家的法律為其本國法,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依其本國法確定。
299、侵權行為地法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法和侵權結果發(fā)生地法,如兩者不一致時,法院可以選擇適用。
300、我國法院受理的涉外離婚案件,離婚以及因此引起的財產(chǎn)分割,適用我國法律,認定其婚姻是否有效,適用婚姻締結地法律。
301、當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訂立合同。
302、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或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采用書面形式。
303、寄送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yè)廣告等為要約邀請。商業(yè)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guī)定的,視為要約。
304、承諾應以通知方式作出,但根據(jù)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
305、要約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應當即時作出承諾,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306、要約以信件或電報作出的,承諾期限自信件載明的日期或電報交發(fā)之日起算。信件未載明日期的,自投寄該信件的郵戳日期開始計算。
307、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蓋章時合同成立。
308、當事人采用信件、數(shù)據(jù)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簽訂確認書。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
309、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jīng)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310、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fā)生爭議的,應按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采用非格式條款。
311、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過權限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超過權限的以外,該代表行為有效。
312、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chǎn)損失的。
313、當事人一方對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或另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意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有權請求法院或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314、當事人請求變更合同的,法院或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315、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316、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的,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317、債權人分離、合并或者變更住所沒有通知債務人,知識履行債務發(fā)生困難的,債務人可以中止履行或者將標的物提存。
318、合同生效后,當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稱的變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承辦人的變動而不履行合同義務。
319、當事人對合同變更的內容約定不明確的,推定為未變更。
320、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jīng)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321、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其可向受讓人主張抵銷的情形僅限于債務人對債權人的債權先于轉讓的債權到期或同時到期。
322、法律規(guī)定或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法律沒有規(guī)定或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經(jīng)對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323、當事人一方依照合同法第93條第二款、第94條歸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
324、當事人互負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到期債務,任何一方可主張抵銷,但依照法律規(guī)定或按合同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期限。
325、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不符合約定,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事實上不能履行;(二)債務標的不適于強制履行或履行費用過高;(三)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
326、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327、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fā)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
328、合同文本采用兩種以上文字訂立并約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對各文本適用的詞句推定具有相同含義。各文本使用的詞句不一致的,應當根據(jù)合同的目的予以解釋。
329、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的期限為4年,自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
330、當事人可以在買賣合同中約定,買受人未履行支付價款或者其他義務的,標的物的所有權屬于出賣人。(所有權保留)
331、出賣人按照約定未交付有關標的物的單證和資料的,不影響標的物毀損、滅失風險的轉移。
332、因標的物質量不符合質量要求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的,買受人可以拒絕接受標的物或者解除合同。
333、買受人在合理期間內未通知或者自標的物收到之日起2年內未通知出賣人的,視為標的物的數(shù)量或者質量符合約定。但對標的物有質量保證期的,適用質量保證期,不適用該兩年的規(guī)定。
334、標的物為數(shù)物,其中一物不符合約定的,買受人可就該物解除,但該物與他物分離使標的物價值顯受損害的,當事人可就數(shù)物解除合同。
335、分期付款的買受人未支付到期價款金額達到全部價款的1/5之一時,出賣人可以要求買受人支付全部價款或者解除合同。
出賣人解除合同的,可向買受人要求支付該標的物的使用費。
336、憑樣品買賣的買受人不知道樣品有隱蔽瑕疵的,即使交付的標的物與樣品相同,出賣人交付標的物的質量仍應符合同種物的通常標準。
337、試用買賣對試用期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自找合同法第61條規(guī)定仍不能確定的,由出賣人確定。
338、試用期內,買受人對是否購買標的物未作表示的,視為購買。
339、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是贈與合同成立的要件之一。
340、因贈與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贈與財產(chǎn)毀損、滅失的,贈與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341、附義務的贈與,贈與的財產(chǎn)有瑕疵的,贈與人在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
342、贈與人的繼承人或法定代理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6個月內行使。
343、借款合同采用石棉形式,但自然人之間借款另有約定的除外。
344、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貸款人可以停止發(fā)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345、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guī)定支付逾期利息。
346、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實踐合同)。
347、租賃期限不得超過20年。
348、租賃期限6個月以上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的,視為不定期租賃。
349、出租人應當履行租賃物的維修義務,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350、租賃期間因占有、使用租賃物獲得的收益,歸承租人所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351、承租人無正當理由未支付或者遲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內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352、當事人對租賃期限無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合同法第61條規(guī)定仍不能確定的,視為不定期租賃。
353、租賃物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即使承租人訂立合同時明知該租賃物質量不合格,承租人仍可隨時解除合同。
354、出賣人應當按照約定向承租人交付標的物,承租人享有與受領標的物有關的買受人的權利。
355、出租人、出賣人、承租人可以約定,出賣人不履行買賣合同義務的,由承租人行使索賠的權利。
356、承攬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復制、測試、檢驗等工作。
357、承攬人將其承攬的主要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的,應當就該第三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向定作人負責;未經(jīng)定作人同意的,定作人也可解除合同。
358、承攬人不得擅自更換定作人提供的材料,不得更換無需修理的部件。
359、承攬人交付的工作成果符合質量要求的,定作人可以要求其承擔修理、重作、減少報酬、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360、共同承攬人對定作人承擔連帶責任,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361、因承包人的原因致使建筑工程在合理使用期限內造成人身和財產(chǎn)損害的,承包人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362、建設工程合同有關合同法中沒有規(guī)定的,適用承攬合同的有關規(guī)定。
363、承運人應當對運輸過程中旅客的傷亡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傷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承運人證明傷亡是旅客故意、重大過失造成的除外。
364、承運人對運輸過程中貨物的毀損、滅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承運人證明貨物的毀損、滅失是因不可抗力、貨物本身的自然性質或者合理損耗以及托運人、收貨人的過錯造成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365、貨物毀損、滅失的賠償額,當事人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依照合同法第61條仍不能確定的,按交付或應交付時貨物到達地市場價格計算。
366、兩個以上承運人以同一運輸方式聯(lián)運的,與托運人訂立合同的承運人應對全程運輸承擔責任。損失發(fā)生在某一運輸區(qū)段的,與托運人訂立合同的承運人和該區(qū)段的承運人承擔連帶責任。
367、按照托運人的要求,多式聯(lián)運單據(jù)可以是可轉讓單據(jù),也可以是不可轉讓單據(jù)。
368、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訂立技術合同轉讓職務技術成果時,職務技術成果的完成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yōu)先受讓的權利。
369、非法壟斷技術、妨礙技術進步或者侵害他人技術成果的技術合同無效。
370、委托開發(fā)完成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除當事人另有約定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研發(fā)人。研發(fā)人取得專利權的,委托人可以免費實施該專利。
371、研發(fā)人轉讓專利申請權的,委托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yōu)先受讓的權利。
372、合作開發(fā)當事人一方申明放棄其共有的專利申請權的,可由另一方單獨申請或由其他各方共同申請。申請人取得專利權的,放棄專利申請權的一方可免費實施該專利。
373、合作開發(fā)的當事人一方不同意申請專利的,另一方或其他各方不得申請專利。
374、當事人可以按照互利原則,在技術轉讓合同中約定實施專利,使用技術秘密后續(xù)改進的技術成果的分享辦法。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依照合同法第61條仍不能確定的,一方后續(xù)改進的技術成果,其他各方無權分享。
375、技術服務合同不包括建設工程合同和承攬合同。
376、技術咨詢合同委托人按照受托人符合約定要求的咨詢報告和意見作出決策造成的損失,由委托人承擔。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377、在技術咨詢、服務合同履行過程中,受托人利用委托人提供的技術資料和工作條件完成的新技術成果,屬于受托人。委托人利用受托人的工作成果完成的新的技術成果,屬于委托人。當事人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378、保管合同自保管物交付時成立,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實踐合同)
379、保管人不得將保管物轉交給第三人保管,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380、第三人對保管物主張權利的,除依法對保管物采取保全或執(zhí)行的以外,保管人應當履行向寄存人返還保管物的義務。
381、倉儲合同自成立時生效。(諾成合同)
382、保管人驗收時發(fā)現(xiàn)入庫倉儲物與約定不符的,應當及時通知存貨人。保管人驗收后,發(fā)生倉儲物品種、數(shù)量、質量不符約定的,保管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383、存貨人或者倉單持有人在倉單上背書并經(jīng)保管人簽字或者蓋章的,可以轉讓提取倉儲物的權利。
384、轉委托經(jīng)同意的,委托人呢可就委托事項直接指示轉委托的第三人,受托人僅就第三人的選任及其對第三人的指示承擔責任。
385、因不可歸責于受托人的事由,委托合同解除或者委托事務不能完成的,委托人應當向受托人支付相應的報酬。當事人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386、行紀人處理委托事務支出的費用,由行紀人負擔,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387、行紀人與第三人訂立合同的,行紀人對該合同直接享有權利,承擔義務。
388、合同成立于合同法實施之前,但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跨越合同法實施之日或者履行期限在合同法實施之后,因履行合同發(fā)生的糾紛,適用合同法第四章有關合同履行的規(guī)定。
389、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合同應辦理登記手續(xù),但未規(guī)定登記后生效的,當事人未辦登記手續(xù)不影響合同效力。合同標的物所有權及其他無權不能轉移。
390、當事人超越經(jīng)營范圍訂立合同,法院不因此認定合同無效。但違反國家限制經(jīng)營、特許經(jīng)營以及法律、行政法規(guī)禁止經(jīng)營規(guī)定的除外。
391、債權人提起代位權訴訟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392、債權人以次債務人為被告向法院提起代位權訴訟,未將債務人列為第三人的,法院可追加債務人為第三人。
393、債務人在代位權訴訟中債權人債權提出異議,經(jīng)審查異議成立的,人民法院應裁定駁回債權人的起訴。
394、在代位權訴訟中,債權人勝訴的,訴訟費有次債務人負擔,從實現(xiàn)的債權中優(yōu)先支付。
395、債務人在代位權訴訟中對超過債權人代位請求數(shù)額的債權部分起訴次債務人的,法院應告知其向有管轄權的法院另行起訴。
396、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所支付的律師費、差旅費等必要費用,由債務人承擔;第三人有過錯的,應當適當分擔。
397、擔保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398、國家機關不得為保證人,但經(jīng)國務院批準為使用外國政府或國際經(jīng)濟組織貸款進行轉貸的除外。
399、保證人與債權人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保證合同。
400、債務人放棄對債務的抗辯權的,保證人仍有權抗辯。
402、債權人與債務人協(xié)議變更主合同的,應當取得保證人的書面同意。未經(jīng)保證人書面同意,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403、一般保證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
404、連帶責任保證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405、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對物的擔保以外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債權人放棄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在債權人放棄權利的方位內免除保證責任。
406、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chǎn)案件后,債權人未申報債權的,保證人可以參加破產(chǎn)財產(chǎn)的分配,預先行使追索權。
407、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抵押的,應當將抵押時該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同時抵押。
408、鄉(xiāng)(鎮(zhèn))、村企業(yè)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單獨抵押。以鄉(xiāng)(鎮(zhèn))、村企業(yè)的廠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同時抵押。
409、訂立抵押合同時,抵押權人和抵押人在合同中不得約定在債務履行期屆滿抵押權人未受清償時,抵押物所有權轉移為債權人所有。
410、以企業(yè)的設備和其他動產(chǎn)抵押的,辦理抵押登記的部門為財產(chǎn)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411、當事人以恰他財產(chǎn)抵押的,可自愿辦理抵押物登記,登記部門為抵押人所在地的公證部門。
412、抵押期間,抵押人轉讓已辦理登記的抵押物的,應當通知抵押權人并告知受讓人;未履行前述義務的,轉讓行為無效。
轉讓抵押物的價款明顯低于其價值的,抵押權人可要求抵押人提供相應的擔保;抵押人不提供的,不得轉讓抵押物。
413、抵押權不得與債權分離而單獨轉讓或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
414、抵押人的行為使抵押物價值減少的,抵押權人有權要求抵押人恢復抵押物的價值或者提供與減少的價值相當?shù)膿!?/p>
415、抵押人對抵押物價值減少無過錯的,抵押權人只能在抵押人因損害而得到的賠償范圍內要求提供擔保。抵押物價值未減少的部分,仍作為債權的擔保。
416、依照擔保法規(guī)定以承包的荒地的使用權抵押的,或者以鄉(xiāng)(鎮(zhèn))、村企業(yè)的廠房等建筑物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抵押的,在實現(xiàn)抵押權后,未經(jīng)法定程序不得改變土地集體所有和土地用途。
417、最高額抵押的主合同不得轉讓。
418、出質人和質權人在合同中不得約定在債務履行期間屆滿質權人未受清償時,質物的所有權轉移為質權人所有。
419、質權人不能妥善保管質物可能致使其滅失或者毀損的,出質人可以要求質權人將植物提存,或者要求提前清償債權而返還質物。
420、以匯票、支票、本票、債券、存單、倉單、提單出質的,應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將權利憑證交付質權人。質押合同自權利憑證交付之日起生效。
421、以依法可轉讓的股票出質的,出質人與質權人應訂立書面合同,并向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辦理出質登記。質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422、股票出質后不得轉讓,但經(jīng)出質人與質權人協(xié)商同意的可以轉讓。
423、以有限責任公司的股份出質的,適用公司法股份轉讓的有關規(guī)定,質押合同自股份出質記載于股東名冊之日起生效。
424、當事人在合同中可約定不得留置的物。
425、留置的財產(chǎn)為可分物的,留置物價值應相當于債務的金額。
426、定金應以書面形式約定。當事人在定金合同中應當約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合同從實際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
427、當事人對由民事關系產(chǎn)生的債權,在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的情況下,以擔保法規(guī)定的方式設定擔保的,可以認定為有效。
428、董事、經(jīng)理違反公司法第60條規(guī)定,以公司資產(chǎn)為本公司的股東或其他個人債務提供擔保的,擔保合同無效。除債權人知道或應當知道的外,債務人、擔保人應當對債權人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429、擔保人因無效擔保合同向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后,可根據(jù)承擔賠償責任的事實對債務人或者反擔保人另行提起訴訟。
430、主合同解除后,擔保人對債務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仍應承擔擔保責任,但是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
431、當事人約定的或登記部門要求登記的擔保期間,對擔保物權的存續(xù)不具有法律約束力。
432、從事經(jīng)營活動的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為保證人的,如無其他導致保證合同無效的情況,其所簽訂的保證合同應當認定為有效。
433、連帶共同保證的保證人以其相互之間約定各自承擔的份額對抗債權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內部協(xié)議不具有對外抗辯效力)
434、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債權履行期間屆滿后,向債權人提供債務人可供執(zhí)行財產(chǎn)真實情況的,債權人放棄或者怠于行使權利致使該財產(chǎn)不能被執(zhí)行,保證人可請求法院在其提供可供執(zhí)行財產(chǎn)的實際價值范圍內免除保證責任。
435、保證期間,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讓部分債務未經(jīng)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人對未經(jīng)其同意轉讓的債務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但是保證人仍應對未轉讓部分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
436、擔保法第十七條第三款第(一)項規(guī)定的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發(fā)生的重大困難情形,包括債務人下落不明、移居境外,且無財產(chǎn)可供執(zhí)行。
437、保證期間,債權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數(shù)量、價款、幣種、利率等內容作了變動,未經(jīng)保證人同意的,如果減輕債務人的債務的,保證人仍應當對變更后的合同承擔保證責任;如果加重債務人的債務的,保證人對加重的部分不承擔保證責任。
438、債權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履行期限作了變動,未經(jīng)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期間為原合同約定的或者法律規(guī)定的期間。
439、債權人與債務人協(xié)議變動主合同內容,但并未實際履行的,保證人仍應當承擔保證責任。
440、[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早于或者等于主債務履行期限的,視為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
441、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務本息還清時為止等類似內容的,視為約定不明,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二年。
442、主合同對主債務履行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保證期間自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
443、一般保證訴訟時效的計算: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從判決或者仲裁裁決生效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
444、連帶保證訴訟時效的計算: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從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
445、債權人在主合同履行期屆滿后怠于行使擔保物權,致使擔保物的價值減少或者毀損、滅失的,視為債權人放棄部分或者全部物的擔保。保證人在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減輕或者免除保證責任。
446、主合同債務人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的,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欺詐、脅迫事實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
447、法院判決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或者賠償責任的,應當在判決書主文中明確保證人享有擔保法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的權利。判決書中未予明確追償權的,保證人只能按照承擔責任的事實,另行提起訴訟。
448、債權人申報債權后在破產(chǎn)程序中未受清償?shù)牟糠郑WC人仍應當承擔保證責任。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應當在破產(chǎn)程序終結后六個月內提出。
449、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chǎn)案件后,債權人未申報債權的,各連帶共同保證的保證人應當作為一個主體申報債權,預先行使追償權。
450、以依法獲準尚未建造的或者正在建造中的房屋或者其他建筑物抵押的,當事人辦理了抵押物登記,人民法院可以認定抵押有效。
451、當事人以農(nóng)作物和與其尚未分離的土地使用權同時抵押的,土地使用權部分的抵押無效。
452、抵押合同對被擔保的主債權種類、抵押財產(chǎn)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根據(jù)主合同和抵押合同不能補正或者無法推定的,抵押不成立。
453、事人辦理抵押物登記手續(xù)時,因登記部門的原因致使其無法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人向債權人交付權利憑證的,可以認定債權人對該財產(chǎn)有優(yōu)先受償權。但是,未辦理抵押物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454、抵押物登記記載的內容與抵押合同約定的內容不一致的,以登記記載的內容為準。
455、抵押權設定前為抵押物的從物的,抵押權的效力及于抵押物的從物。但是,抵押物與其從物為兩個以上的人分別所有時,抵押權的效力不及于抵押物的從物。
456、債務人有多個普通債權人的,在清償債務時,債務人與其中一個債權人惡意串通,將其全部或者部分財產(chǎn)抵押給該債權人,因此喪失了履行其他債務的能力,損害了其他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受損害的其他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該抵押行為。(最高院早先已有過類似的司法解釋)
457、主債權未受全部清償?shù)?,抵押權人可以就抵押物的全部行使其抵押權?/p>
458、同一債權有兩個以上抵押人的,債權人放棄債務人提供的抵押擔保的,其他抵押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減輕或者免除其應當承擔的擔保責任。
459、同一債權有兩個以上抵押人的,當事人對其提供的抵押財產(chǎn)所擔保的債權份額或者順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抵押權人可以就其中任一或者各個財產(chǎn)行使抵押權。
460、同一財產(chǎn)向兩個以上債權人抵押的,順序在先的抵押權與該財產(chǎn)的所有權歸屬一人時,該財產(chǎn)的所有權人可以以其抵押權對抗順序在后的抵押權。
461、同一財產(chǎn)法定登記的抵押權與質權并存時,抵押權人優(yōu)先于質權人受償。
同一財產(chǎn)抵押權與留置權并存時,留置權人優(yōu)先于抵押權人受償。
462、當事人對最高額抵押合同的最高限額、最高額抵押期間進行變更,以其變更對抗順序在后的抵押權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463、出質人以間接占有的財產(chǎn)出質的,質押合同自書面通知送達占有人時視為移交。占有人收到出質通知后,仍接受出質人的指示處分出質財產(chǎn)的,該行為無效。
464、出質人代質權人占有質物的,質押合同不生效;質權人將質物返還于出質人后,以其質權對抗第三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465、轉質權的效力優(yōu)于原質權。
質權人在質權存續(xù)期間,未經(jīng)出質人同意,為擔保自己的債務,在其所占有的質物上為第三人設定質權的無效。質權人對因轉質而發(fā)生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
466、以匯票、支票、本票出質,出質人與質權人沒有背書記載“質押”字樣,以票據(jù)出質對抗善意第三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467、以票據(jù)、債券、存款單、倉單、提單出質的,質權人再轉讓或者質押的無效。
468、質權人向出質人、出質債權的債務人行使質權時,出質人、出質債權的債務人拒絕的,質權人可以起訴出質人和出質債權的債務人,也可以單獨起訴出質債權的債務人。
469、債權人合法占有債務人交付的動產(chǎn)時,不知債務人無處分該動產(chǎn)的權利,債權人可以按照擔保法第八十二條的規(guī)定行使留置權。
470、債權人行使留置權與其承擔的義務或者合同的特殊約定相抵觸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471、債權人的債權未屆清償期,其交付占有標的物的義務已屆履行期的,不能行使留置權。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債務人無支付能力的除外。
472、債權人與債務人按照擔保法第八十七條的規(guī)定在合同中約定寬限期的,債權人可以不經(jīng)通知,直接行使留置權。
473、實際交付的定金數(shù)額多于或者少于約定數(shù)額,視為變更定金合同;收受定金一方提出異議并拒絕接受定金的,定金合同不生效。
474、因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或者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xiàn),可以適用定金罰則。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475、當事人一方不完全履行合同的,應當按照未履行部分所占合同約定內容的比例,適用定金罰則。
476、因不可抗力、意外事件致使主合同不能履行的,不適用定金罰則。因合同關系以外第三人的過錯,致使主合同不能履行的,適用定金罰則。受定金處罰的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向第三人追償。
477、企業(yè)法人的分支機構為他人提供保證的,人民法院在審理保證糾紛案件中可以將該企業(yè)法人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但是商業(yè)銀行、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提供保證的除外。
478、債務人對債權人提起訴訟,債權人提起反訴的,保證人可以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不能列為原被告)
479、債權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行使擔保物權時,債務人和擔保人應當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
480、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當事人發(fā)生糾紛提起訴訟的,債務人與保證人、抵押人或者出質人可以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
481、主合同和擔保合同發(fā)生糾紛提起訴訟的,應當根據(jù)主合同確定案件管轄。
482、擔保人承擔連帶責任的擔保合同發(fā)生糾紛,債權人向擔保人主張權利的,應當由擔保人住所地的法院管轄。
483、在主合同糾紛案件中,對擔保合同未經(jīng)審判,人民法院不應當依據(jù)對主合同當事人所作出的判決或者裁定,直接執(zhí)行擔保人的財產(chǎn)。
484、擔保法所稱“不能清償”,指對債務人的存款、現(xiàn)金、有價證券、成品、半成品、原材料、交通工具等可以執(zhí)行的動產(chǎn)和其他方便執(zhí)行的財產(chǎn)執(zhí)行完畢后,債務仍未能得到清償?shù)臓顟B(tài)。
485、擔保法施行以前發(fā)生的擔保行為,適用擔保行為發(fā)生時的法律、法規(guī)和有關司法解釋。
擔保法施行以后因擔保行為發(fā)生的糾紛案件,在擔保法解釋公布施行前已經(jīng)終審,當事人申請再審或者按審判監(jiān)督程序決定再審的,不適用擔保法解釋。
擔保法施行以后因擔保行為發(fā)生的糾紛案件,在擔保法解釋公布施行后尚在一審或二審階段的,適用擔保法及其解釋。
486、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fā)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
487、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
488、未與中國簽訂協(xié)議或者共同參加國際條約的國家的作者以及無國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國參加的國際條約的成員國出版的,或者在成員國和非成員國同時出版的,受本法保護。
489、著作權法不適用于
(一)法律、法規(guī),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
(二)時事新聞;
(三)歷法、通用數(shù)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490、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意志創(chuàng)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
491、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的著作權由制片者享有,但編劇、導演、攝影、作詞、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權,并有權按照與制片者簽訂的合同獲得報酬。
492、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中的劇本、音樂等可以單獨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權單獨行使其著作權。
493、著作權由作者享有的職務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在其業(yè)務范圍內優(yōu)先使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jīng)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
494、在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的十二項規(guī)定的情況下,可以不經(jīng)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495、為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和國家教育規(guī)劃而編寫出版教科書,除作者事先聲明不許使用的外,可以不經(jīng)著作權人許可,在教科書中匯編已經(jīng)發(fā)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樂作品或者單幅的美術作品、攝影作品,但應當按照規(guī)定支付報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前款規(guī)定適用于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制作者、廣播電臺、電視臺的權利的限制。
496、著作權人向報社、期刊社投稿的,自稿件發(fā)出之日起十五日內未收到報社通知決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發(fā)出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收到期刊社通知決定刊登的,可以將同一作品向其他報社、期刊社投稿。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
497、圖書出版者經(jīng)作者許可,可以對作品修改、刪節(jié)。
報社、期刊社可以對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刪節(jié)。對內容的修改,應當經(jīng)作者許可。
498、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和第四十七條所列情況下的法律責任承擔有很大的不同,若能詳記為好。否則應該比較清晰的掌握他們之間的區(qū)別。在此不一一列舉。
499、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shù)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jù)侵權行為的情節(jié),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500、著作權法第二條所稱出版,是指作品的復制、發(fā)行
501、國家規(guī)定必須使用注冊商標的商品,必須申請商標注冊,未經(jīng)核準注冊的,不得在市場銷售。
502、申請注冊的商標,應當有顯著特征,便于識別,并不得與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
商標注冊人有權標明“注冊商標”或者注冊標記。
503、商標法第十條所列八種標志不得作為商標使用。(熟記)
504、縣級以上行政區(qū)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標。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義或者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組成部分的除外;已經(jīng)注冊的使用地名的商標繼續(xù)有效。
505、下列標志不得作為商標注冊(根據(jù)法義,我理解為可以作為商標使用):
(一)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稱、圖形、型號的;
(二)僅僅直接表示商品的質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數(shù)量及其他特點的;
(三)缺乏顯著特征的。
前款所列標志經(jīng)過使用取得顯著特征,并便于識別的,可以作為商標注冊。
506、[以三維標志申請注冊商標的,僅由商品自身的性質產(chǎn)生的形狀、為獲得技術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狀或者使商品具有實質性價值的形狀,不得注冊。
507、就相同或者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未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
508、就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已經(jīng)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誤導公眾,致使該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
509、商標中有商品的地理標志,而該商品并非來源于該標志所標示的地區(qū),誤導公眾的,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但是,已經(jīng)善意取得注冊的繼續(xù)有效。
前款所稱地理標志,是指標示某商品來源于某地區(qū),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該地區(qū)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志。
510、注冊商標需要改變其標志的,應當重新提出注冊申請。(不屬于變更范圍)
511、商標的國外優(yōu)先權為6個月,申請人要求優(yōu)先權的,應當在提出注冊商標申請時提出書面聲明,并且在3個月內提交第一次提出的商標申請文件的副本。
512、商標在中國政府主辦的或者承認的國際展覽會展出的商品上首次使用的,自該商品展出之日起六個月內,該商標的注冊申請人可以享有優(yōu)先權。
513、對初步審定的商標,自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任何人均可以提出異議。公告期滿無異議的,予以核準注冊,發(fā)給商標注冊證,并予公告。
514、申請商標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xiàn)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jīng)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非法搶注無效)
515、商標注冊申請人不服商標局駁回申請、不予公告決定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由商標評審委員會做出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人。
當事人對商標評審委員會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516、對初步審定、予以公告的商標提出異議的,商標局應當聽取異議人和被異議人陳述事實和理由,經(jīng)調查核實后,做出裁定。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由商標評審委員會做出裁定,并書面通知異議人和被異議人。
當事人對商標評審委員會的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商標復審程序的對方當事人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517、經(jīng)裁定異議不能成立而核準注冊的,商標注冊申請人取得商標專用權的時間自初審公告3個月期滿之日起計算。
518、經(jīng)許可使用他人注冊商標的,必須在使用該注冊商標的商品上標明被許可人的名稱和商品產(chǎn)地。
519、經(jīng)注冊的商標,違反商標法法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規(guī)定的,或者是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由商標局撤銷該注冊商標;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撤銷該注冊商標。
520、已經(jīng)注冊的商標,違反本法第十三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的,自商標注冊之日起五年內,商標所有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撤銷該注冊商標。對惡意注冊的,馳名商標所有人不受五年的時間限制。
521、除前述兩條外,對已經(jīng)注冊的商標有爭議的,可以自該商標經(jīng)核準注冊之日起5年內,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裁定。
522、對核準注冊前已經(jīng)提出異議并經(jīng)裁定的商標,不得再以相同的事實和理由申請裁定。
523、當事人對商標評審委員會的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商標裁定程序的對方當事人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524、注冊商標被撤銷的或者期滿不再續(xù)展的,自撤銷或者注銷之日起一年內,商標局對與該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注冊申請,不予核準。
525、 使用未注冊商標,有商標法第48條所列情形之一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制止,限期改正,并可以予以通報或者處以罰款。
526、對商標局撤銷注冊商標的決定,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由商標評審委員會做出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人。
當事人對商標評審委員會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527、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依法查處;涉嫌犯罪的,應當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528、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529、出版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匯編已有作品而產(chǎn)生的作品,應當取得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匯編作品的著作權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權人許可,并支付報酬。
530、出版者有權許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權利的保護期為十年。
531、使用他人作品演出,表演者(演員、演出單位)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許可,并支付報酬。演出組織者組織演出,由該組織者取得著作權人許可,并支付報酬。
532、表演者享有許可他人直接傳送、錄音錄像、復制發(fā)行、網(wǎng)絡傳播其表演權利時,被許可人以以上方式使用作品,還應取得著作權人許可,并支付報酬。
533、錄音錄像制作者使用他人作品制作錄音錄像制品,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許可,并支付報酬。
534、錄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經(jīng)合法錄制為錄音制品的音樂作品制作錄音制品,可以不經(jīng)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按照規(guī)定支付報酬;著作權人聲明不許使用的不得使用。
535、錄音錄像制作者享有許可他人復制、發(fā)行、出租、通過信息網(wǎng)絡向公眾傳播并獲得報酬的權利;被許可人復制、發(fā)行、通過信息網(wǎng)絡向公眾傳播錄音錄像制品,還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表演者許可,并支付報酬。
536、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他人未發(fā)表的作品,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許可,并支付報酬。
537、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他人已發(fā)表的作品,可以不經(jīng)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支付報酬。
538、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已經(jīng)出版的錄音制品,可以不經(jīng)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支付報酬。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guī)定。
539、電視臺播放他人的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錄像制品,應當取得制片者或者錄像制作者許可,并支付報酬;播放他人的錄像制品,還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許可,并支付報酬。
540、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執(zhí)行。
對于哪種情況下即需要取得許可又需要支付報酬,哪種情況下不需要取得可可但需要支付報酬,哪種情況下只需要取得許可不需要支付報酬(好像新的著作權法中已少有這一類),請大家自己列表總結一下。
541、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單位與發(fā)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542、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可以轉讓。
543、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向外國人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必須經(jīng)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批準。
544、在中國沒有經(jīng)常居所或者營業(yè)所的外國人、外國企業(yè)或者外國其他組織在中國申請專利和辦理其他專利事務的,應當委托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指定的專利代理機構辦理。
545、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在國內申請專利和辦理其他專利事務的,可以委托專利代理機構辦理。
546、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將其在國內完成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向外國申請專利的,應當先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申請專利,委托其指定的專利代理機構辦理,并遵守著作權法第四條的規(guī)定。
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可以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的有關國際條約提出專利國際申請。申請人提出專利國際申請的,應當遵守前款規(guī)定。
547、申請發(fā)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應當提交請求書、說明書及其摘要和權利要求書等文件。
548、請外觀設計專利的,應當提交請求書以及該外觀設計的圖片或者照片等文件,并且應當寫明使用該外觀設計的產(chǎn)品及其所屬的類別。
549、發(fā)明或實用新型的國外優(yōu)先權為12個月,外觀設計的國內優(yōu)先權為6個月。
發(fā)明或實用新型的國內優(yōu)先權為6個月。
550、屬于一個總的發(fā)明構思的兩項以上的發(fā)明或者實用新型,可以作為一件申請?zhí)岢?。]
551、用于同一類別并且成套出售或者使用的產(chǎn)品的兩項以上的外觀設計,可以作為一件申請?zhí)岢觥?/p>
552、對發(fā)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記載的范圍,對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圖片或者照片表示的范圍。
553、專利申請人請求復審和向法院起訴的期限均為三個月。
554、專利權自申請日起計算。
555、發(fā)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
556、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chǎn)品為準。
557、發(fā)明專利申請公布后至專利權授予前使用該發(fā)明未支付適當使用費的,專利權人要求支付使用費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專利權人得知或者應當?shù)弥耸褂闷浒l(fā)明之日起計算,但是,專利權人于專利權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應當?shù)弥?,自專利權授予之日起計算?/p>
558、有專利法第六十三條所列情形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說明:因專利法實施細則于2003年2月1日起施行,故復習時未有專利法實施細則的筆記,大家自己動手吧!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001年修正)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2001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02次會議通過 法釋〔2001〕30號)
這部分法規(guī)修改得較多,我復習時也是從頭開始復習,和在學校學婚姻法時的內容已經(jīng)有相當大的出入了。所以也建議大家認真復習這一部分的法條。這部分法條和民法、合同法一樣,每個法條都有出題的可能。
559、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
560、個人承包,依照法律允許由繼承人繼續(xù)承包的,按照承包合同辦理。
561、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二)為爭奪遺產(chǎn)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三)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jié)嚴重的;
(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jié)嚴重的。
562、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chǎn)時,應當予以照顧。
563、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yǎng)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chǎn)時,可以多分。
564、有扶養(yǎng)能力和有扶養(yǎng)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yǎng)義務的,分配遺產(chǎn)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565、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chǎn)份額。
566、立有數(shù)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
567、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
568、沒有正當理由不履行義務的, 經(jīng)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請求, 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遺產(chǎn)的權利。
569、繼承人中無人知道被繼承人死亡或者知道被繼承人死亡而不能通知的,由被繼承人生前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負責通知。
570、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遺贈的放棄須明示表示)
571、執(zhí)行遺贈不得妨礙清償遺贈人依法應當繳 納的稅款和債務。
572、繼承從被繼承人生理死亡或被宣告死亡時開始。
573、遺囑繼承人依遺囑取得遺產(chǎn)后,仍有權依繼承法第十三條的規(guī)定取得遺囑未處分的遺產(chǎn)。(仍有權參加法定繼承)
574、從繼承法角度,不滿六周歲的兒童、精神病患者,應當認定其為無行為能力人。已滿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應當認定其為限制行為能力人。
575、虐待被繼承人情節(jié)嚴重的,不論是否追究刑事責任,均可確認其喪失繼承權。
576、繼承人有故意殺害被繼承人或者為爭奪遺產(chǎn)而殺害其他繼承人之行為,而被繼承人以遺囑將遺產(chǎn)指定由該繼承人繼承的,可確認遺囑無效,并按繼承法第七條的規(guī)定處理。
577、繼承人在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犯之日起的二年之內,其遺產(chǎn)繼承權糾紛確在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期間,可按中止訴訟時效處理。
578、養(yǎng)祖父母與養(yǎng)孫子女的關系,視為養(yǎng)父母與養(yǎng)子女關系的,可互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579、代位繼承人不受輩數(shù)的限制。
580、代位繼承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或者對被繼承人盡過主要贍養(yǎng)義務的,分配遺產(chǎn)時,可以多分。
581、繼承法實施前訂立的,形式上稍有欠缺的遺囑,如內容合法,又有充分證據(jù)證明確為遺囑人真實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遺囑有效。
582、繼承人是否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應按遺囑生效時該繼承人的具體情況確定。
583、無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即使其本人后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
584、附義務的遺囑繼承或遺贈,如義務能夠履行,而繼承人、受遺贈人無正當理由不履行,經(jīng)受益人或其他繼承人請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附義務那部分遺產(chǎn)的權利,由提出請求的繼承人或受益人負責按遺囑人的意愿履行義務,接受遺產(chǎn)。
585、應當為胎兒保留的遺產(chǎn)份額沒有保留的應從繼承人所繼承的遺產(chǎn)中扣回。
586、繼承人放棄繼承應當以書面形式向其他繼承人表示。用口頭方式表示放棄繼承,本人承認,或有其它充分證據(jù)證明的,也應當認定其有效。
587、遺產(chǎn)處理后,繼承人對放棄繼承翻悔的,不予承認。
588、由國家或集體組織供給生活費用的烈屬和享受社會救濟的城市居民,其遺產(chǎn)仍應準許合法繼承人繼承。
589、下列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yǎng):
(一)喪失父母的孤兒;
(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
(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yǎng)的子女。
590、下列公民、組織可以作送養(yǎng)人:
(一)孤兒的監(jiān)護人;
(二)社會福利機構;
(三)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yǎng)子女的生父母。
591、收養(yǎng)人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無子女;
(二)有撫養(yǎng)教育被收養(yǎng)人的能力;
(三)年滿三十五周歲。
592、收養(yǎng)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的子女,可以不受“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yǎng)的子女”、“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yǎng)子女的生父母”、“無配偶男性收養(yǎng)女性的,收養(yǎng)人與被收養(yǎng)人年齡應相差40周歲以上”被收養(yǎng)人不滿十四周歲的限制。
593、僑收養(yǎng)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的子女,除上述所列情況外,還可以不受收養(yǎng)人無子女的限制。
594、收養(yǎng)孤兒或者殘疾兒童可以不受收養(yǎng)人無子女和年滿三十五周歲以及收養(yǎng)一名的限制。
595、繼父或者繼母經(jīng)繼子女的生父母同意,可以收養(yǎng)繼子女,并可以不受繼承法“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yǎng)的子女”、“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yǎng)子女的生父母”、收養(yǎng)人的四項必須條件和被收養(yǎng)人不滿十四周歲的限制。
596、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送養(yǎng)未成年子女的,死亡一方的父母有優(yōu)先撫養(yǎng)的權利。
597、收養(yǎng)人在被收養(yǎng)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養(yǎng)關系,但收養(yǎng)人、送養(yǎng)人雙方協(xié)議解除的除外,養(yǎng)子女年滿十周歲以上的,應當征得本人同意。
598、對于不滿十八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訊問和審判時,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
599、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600、對偵查人員的回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
601、辯護律師經(jīng)證人或者其他有關單位和個人同意,可以向他們收集與本案有關的材料。
602、辯護律師經(jīng)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許可,并且經(jīng)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被害人提供的證人同意,可以向他們收集與本案有關的材料。
603、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
604、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605、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jù)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傳、取保候審或者監(jiān)視居住。
606、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jiān)視居住: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不致發(fā)生社會危險性的。
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zhí)行。
607、有權申請取保候審的: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
608、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須經(jīng)過檢察院批準或人民法院決定,由公安機關執(zhí)行。
609、對有證據(jù)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fā)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應即依法逮捕。
610、檢察院審查批準逮捕犯罪嫌疑人由檢察長決定,重大案件應當提交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
611、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社查批捕的時間可延長至30日。
612、公安機關對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決定,認為有錯誤的時候,可以要求復議,但是必須將被拘留的人立即釋放。如果意見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核。上級人民檢察院應當立即復核,作出是否變更的決定,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執(zhí)行。
61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的案件,不能在刑訴法規(guī)定的偵查羈押、審查起訴、一審、二審期限內辦結,需要繼續(xù)查證、審理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jiān)視居住。
614、期間開始的時日不計算在期間以內。
615、 當事人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而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五日以內,可以申請繼續(xù)進行應當在期滿以前完成的訴訟活動。
前款申請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616、控告人對不立案原因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
617、對于自訴案件,被害人有權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訴。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618、詢問犯罪嫌疑人,傳喚、拘傳的持續(xù)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
619、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聘請律師,應當經(jīng)偵查機關批準。
620、詢問不滿18歲的證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場。
621、為了收集犯罪證據(jù)、查獲犯罪人,偵查人員可以對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隱藏罪犯或者犯罪證據(jù)的人的身體、物品、住處和其他有關的地方進行搜查。
622、對人身傷害的醫(yī)學鑒定有爭議需要重新鑒定或者對精神病的醫(yī)學鑒定,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yī)院進行。
鑒定人進行鑒定后,應當寫出鑒定結論,并且由鑒定人簽名,醫(yī)院加蓋公章。
623、罪嫌疑人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偵查羈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計算,但是不得停止對其犯罪行為的偵查取證。對于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的,也可以按其自報的姓名移送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624、人民檢察院對于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
625、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對于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也可以自行偵查。
626、安機關認為不起訴的決定有錯誤的時候,可以要求復議,如果意見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核。
627、被害人如果不服檢察院不起訴決定,可以自收到?jīng)Q定書后七日以內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
628、被不起訴人如果不服檢察院不起訴決定,可以自收到?jīng)Q定書后七日以內向人民檢察院申訴。
629、基層法院、中級法院一審合議庭:由審判員3人或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3人組成合議庭。
630、省高院、最高院合議庭:由審判員3—7人或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共3—7人組成合議庭。
631、人民法院審判上訴和抗訴案件,由審判員3—5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632、人民法院應將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10日以前送達被告人。
633、有關國家秘密或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
634、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權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鑒定或勘驗。
635、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刑事案件,法院應在受理后20日審結。
636、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有權提出上訴;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jīng)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訴。
637、共同犯罪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訴的,應當對全案進行審查,一并處理。
638、對檢察院抗訴的案件,第二審法院應當開庭審理。
639、二審法院開庭審理上訴、抗訴案件,可以到案件發(fā)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
640、刑事案件一審、二審的審限最長都是2.5個月。
641、高院復核死刑案件,不同意判處死刑的,可以提審或發(fā)回重新審判。
642、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的生效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
643、再審審限為:在作出提審、再審決定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需要延長期限的,不得超過6個月。
644、對于暫予監(jiān)外執(zhí)行的罪犯,由居住地公安機關執(zhí)行。
645、沒收財產(chǎn)的判決,無論附加適用或者獨立適用,都由人民法院執(zhí)行;在必要時,可會同公安機關執(zhí)行。
646、人民檢察院認為人民法院減刑、假釋的裁定不當,應當在收到裁定書副本后二十日以內,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糾正意見。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糾正意見后一個月以內重新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作出最終裁定。
647、對于第一審刑事案件,依法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不能再指定下級人民法院管轄。
648、對于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組織、領導、參加恐怖活動組織罪或者走私犯罪、毒品犯罪、貪污賄賂犯罪等重大復雜的兩個人以上的共同犯罪案件,律師提出會見犯罪嫌疑人的,應在5日內安排會見。(不是批準會見)
649、審查起訴階段和審判階段,案件已偵查終結,辯護律師和其他辯護人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檢察院、法院不派員在場。
650、刑事案件中,對于辯護律師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jù),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認為需要調查取證的,應當由人民檢察院、法院收集、調取證據(jù),不應當向律師簽發(fā)準許調查決定書,讓律師收集、調取證據(jù)。
651、檢察院、公安機關不呢感扣劃存款、匯款,對于在偵查、審查起訴中犯罪嫌疑人死亡,對犯罪嫌疑人的存、匯款應當依法予以沒收或者返還被害人的,可以申請法院裁定通知凍結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的金融機構上繳國庫或返還被害人。
652、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和律師申請取保候審,有決定權的機關應在7日內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復。
653、被監(jiān)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其聘請的律師不需要經(jīng)過批準。
654、公安機關對案件提請延長羈押期限時,應當在羈押期限屆滿7日前提出。
655、檢察院移送證人名單應包括在起訴前提供了證言的證人名單。
656、法院對提起公訴的案件進行審查的期限計入法院的審理期限。
657、開庭時,由審判長查明當事人是否當庭。
658、檢察院對違反法定程序的庭審活動提出糾正意見,應在庭審后提出。
659、對于二審人民法院直接改判死刑的案件,無論死刑核準權是否下放,都應報請最高院核準。
660、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1、侮辱、誹謗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guī)定的,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
3、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
4、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guī)定的)。
661、對中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guī)定的罪行行使刑事管轄權的案件,由被告人被抓獲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662、中國公民在駐外的中國使領館內的犯罪,由該公民主管單位所在地或者他的原戶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663、中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的犯罪,由該公民離境前的居住地或者原戶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664、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應受處罰的,由該外國人入境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665、基層人民法院對于認為案情重大、復雜或者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第一審刑事案件,請求移送中級人民法院審判,應當經(jīng)合議庭報請院長決定后,在案件審理期限屆滿15日以前書面請求移送。
666、基層人民法院接到上級人民法院同意移送決定書后,應當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和當事人,并將起訴材料退回同級人民檢察院。
667、現(xiàn)役軍人(含軍內在編職工)和非軍人共同犯罪的,分別由軍事法院和地方人民法院或者其他專門法院管轄;涉及國家軍事秘密的,全案由軍事法院管轄。
668、審判人員自行回避的,可以口頭或者書面提出,并說明理由,由院長決定。
669、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申請審判人員回避的,可以口頭或者書面提出,由院長決定。
670、(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jiān)獄的現(xiàn)職人員;
(二)本院的人民陪審員;
(三)與本案審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人;
(四)外國人或者無國籍人。
如果是被告人的近親屬或者監(jiān)護人,由被告人委托擔任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準許。
671、人民法院指定的辯護人,應當是依法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
672、審判委員會和合議庭的討論記錄及有關其他案件的線索材料,辯護律師和其他辯護人不得查閱、摘抄、復制。
673、人民法院依法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調查、核實證據(jù),認為必要時,可以通知檢察人員、辯護人到場。
674、保證金僅限于現(xiàn)金。保證金應當依照有關規(guī)定交由公安機關收取和保管。
675、對已經(jīng)逮捕的被告人,符合刑事訴訟法解釋第81條所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或者釋放。
676、對已經(jīng)逮捕的被告人,符合刑事訴訟法第80條所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變更強制措施。
677、附帶民事訴訟中依法負有賠償責任的人包括:
(一)刑事被告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及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
(二)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監(jiān)護人;
(三)已被執(zhí)行死刑的罪犯的遺產(chǎn)繼承人;
(四)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審結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遺產(chǎn)繼承人;
(五)其他對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為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單位和個人。
678、附帶民事訴訟應當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審判決宣告以前提起。
679、經(jīng)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調解,當事人雙方達成協(xié)議并已給付,被害人又堅持向法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也可以受理。
680、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除人民檢察院提起的以外,可以調解。
681、刑事訴訟期間以時、日、月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以內。
682、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被告人被羈押的自訴案件,應當在被告人被羈押后一個月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有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guī)定情形之一的,經(jīng)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一個月。
683、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被告人未被羈押的自訴案件,應當在立案后六個月內宣判。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審理期限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
684、開庭審理和評議案件,必須由同一合議庭進行。評議情況應當保密。
685、案件經(jīng)審查后,對于不屬于本院管轄或者被告人不在案的,應當決定退回人民檢察院。
686、人民法院對于按照普通程序審理的公訴案件,決定是否受理,應當在七日內審查完畢。
687、對于人民檢察院建議按簡易程序審理的公訴案件,決定是否受理,應當在三日內審查完畢。
688、人民法院應當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當事人。
689、證人、鑒定人不得旁聽對本案的審理。
690、延期審理的期限不計入審限。
691、在庭審過程中,公訴人發(fā)現(xiàn)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延期審理建議的,合議庭應當同意。但是建議延期審理的次數(shù)不得超過兩次。
692、如果被告人在最后陳述中多次重復自己的意見,審判長可以制止。
693、被告人在最后陳述中提出了新的事實、證據(jù),合議庭認為可能影響正確裁判的,應當恢復法庭調查;如果被告人提出新的辯解理由,合議庭認為確有必要的,可以恢復法庭辯論。
694、在宣告判決前,人民檢察院要求撤回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審查人民檢察院撤回起訴的理由,并作出是否準許的裁定。
695、在審判過程中,自訴人或者被告人患精神病或者其他嚴重疾病,以及案件起訴到人民法院后被告人脫逃,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xù)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696、由于其他不能抗拒的原因,使案件無法繼續(xù)審理的,可以裁定中止審理。
697、中止審理的期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698、判決生效后還應當送達被告人的所在單位或者原戶籍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被告人是單位的,應當送達被告人注冊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
699、當事人對人民法院罰款、拘留的決定不服,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復議申請可以直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通過作出罰款、拘留決定的人民法院提出。
700、對于自訴案件,人民法院經(jīng)審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說服自訴人撤回起訴,或者裁定駁回起訴:
(一)不符合本解釋第一百八十六條規(guī)定的條件的;
(二)證據(jù)不充分的;
(三)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四)被告人死亡的;
(五)被告人下落不明的;
(六)除因證據(jù)不足而撤訴的以外,自訴人撤訴后,就同一事實又告訴的;
(七)經(jīng)人民法院調解結案后,自訴人反悔,就同一事實再行告訴的。
701、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自訴狀或者口頭告訴第二日起十五日內作出是否立案的決定,并書面通知自訴人或者代為告訴人。
702、被告人實施的兩個以上的犯罪行為,分別屬于公訴案件和自訴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在審理公訴案件時,對自訴案件一并審理。
703、上訴和抗訴的期限,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計算。
704、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及其打頂代理人在上訴期限內要求撤回上訴的,應當準許;在上訴期滿后要求撤回上訴的,應當由二審法院進行審查。
705、對于在上訴、抗訴期滿前撤回上訴、抗訴的案件,第一審判決、裁定在上訴、抗訴期滿之日起生效;對于在上訴、抗訴期滿后要求撤回上訴、抗訴,第二審人民法院裁定準許的,第一審判決、裁定應當自第二審人民法院裁定書送達原上訴人或者抗訴的檢察機關之日起生效。
706、共同犯罪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訴的,或者人民檢察院只就第一審人民法院對部分被告人的判決提出抗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全案進行審查,一并處理。
707、審理附帶民事訴訟的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對全案進行審查。
708、共同犯罪案件,沒有提出上訴的和沒有對其判決提出抗訴的第一審被告人,應當參加法庭調查,并可以參加法庭辯論。
709、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對刑事部分提出上訴、抗訴,附帶民事訴訟部分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如果發(fā)現(xiàn)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中的民事部分確有錯誤,應當對民事部分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予以糾正。
710、在第二審程序中,自訴案件的當事人提出反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另行起訴。
711、在第二審案件附帶民事部分審理中,第一審民事原告人增加獨立的訴訟請求或者第一審民事被告人提出反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當事人自愿的原則就新增加的訴訟請求或者反訴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
712、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不上訴、人民檢察院不抗訴的,在上訴、抗訴期滿后三日內報請高級人民法院復核。高級人民法院同意判處死刑的,應當依法作出裁定后,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不同意判處死刑的,應當提審或者發(fā)回重新審判。
713、高院同意判處死刑的,用裁定。
714、高院核準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的案件,不得以提高審級等方式加重被告人的刑罰。
715、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或者核準死刑(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案件,必須提審被告人。
716、人民法院受理申訴后,應當在三個月內作出決定,至遲不得超過六個月。
717、人民法院決定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除人民檢察院提起抗訴的外,應當制作再審決定書。再審期間不停止原判決、裁定的執(zhí)行。
718、人民法院審判涉外刑事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涉及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
719、對涉外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及人民法院認定的其他相關犯罪嫌疑人,可以決定限制出境;對開庭審理案件時必須到庭的證人,可以要求暫緩出境。限制出境的決定應當通報同級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
720、最高院和高院執(zhí)行死刑的命令,均由高院交付原審人民法院執(zhí)行,原審人民法院接到執(zhí)行死刑命令后,應當在7日內執(zhí)行。
721、執(zhí)行死刑前,罪犯提出會見其近親屬或者其近親屬提出會見罪犯申請的,人民法院可以準許。
722、收監(jiān)執(zhí)行決定書應當分別送達交付執(zhí)行的公安機關和監(jiān)獄。
723、人民法院撤銷緩刑、假釋的裁定,一經(jīng)作出,立即生效。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部分
724、人民檢察院辦理刑事案件,由檢察人員承辦,辦案部門負責人審核,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決定。
725、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犯罪案件,由犯罪嫌疑人工作單位所在地的人民檢察院管轄;如果由其他人民檢察院管轄更為適宜的,可以由其他人民檢察院管轄。
726、因符合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情形而回避的檢察人員,在回避決定作出以前所取得的證據(jù)和進行的訴訟行為是否有效,由檢察委員會或者檢察長根據(jù)案件具體情況決定。
727、書記員、司法警察和人民檢察院聘請或者指派的翻譯人員、鑒定人的回避由檢察長決定。
728、人民檢察院對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不予逮捕不致發(fā)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對被拘留的人,需要逮捕而證據(jù)尚不符合逮捕條件的;
(四)應當逮捕但患有嚴重疾病的;
(五)應當逮捕但正在懷孕或者哺乳自己嬰兒的;
(六)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不能在法定偵查羈押、審查起訴期限內結案,需要繼續(xù)偵查或者審查起訴的;
(七)持有有效護照或者其他有效出境證件,可能出境逃避偵查,但不需要逮捕的。
729、公安機關在執(zhí)行取保候審期間向人民檢察院征詢是否同意批準犯罪嫌疑人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時,人民檢察院應當根據(jù)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
730、對下列違反取保候審規(guī)定的犯罪嫌疑人,應當予以逮捕:
(一)企圖自殺、逃跑,逃避偵查、審查起訴的;
(二)實施毀滅、偽造證據(jù)或者串供、干擾證人作證行為,足以影響偵查、審查起訴工作正常進行的;
(三)未經(jīng)批準,擅自離開所居住的市、縣,造成嚴重后果,或者兩次未經(jīng)批準,擅自離開所居住的市、縣的;
(四)經(jīng)傳訊不到案,造成嚴重后果,或者兩次經(jīng)傳訊不到案的。
731、下列違反監(jiān)視居住規(guī)定的行為,屬于情節(jié)嚴重,對犯罪嫌疑人應當予以逮捕:
(一)故意實施新的犯罪行為的;
(二)企圖自殺、逃跑,逃避偵查、審查起訴的;
(三)實施毀滅、偽造證據(jù)或者串供、干擾證人作證行為,足以影響偵查、審查起訴工作正常進行的;
(四)未經(jīng)批準,擅自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造成嚴重后果,或者兩次未經(jīng)批準,擅自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的;
(五)未經(jīng)批準,擅自會見他人,造成嚴重后果,或者兩次未經(jīng)批準,擅自會見他人的;
(六)經(jīng)傳訊不到案,造成嚴重后果,或者兩次經(jīng)傳訊不到案的。
732、對于[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第七十九條、第九十三條對人大代表拘留、逮捕的情況應進行列表比較。
733、審查逮捕部門辦理審查逮捕案件,不能直接提出采取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措施的意見。
734、外國人、無國籍人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的案件或者涉及國與國之間政治、外交關系的案件以及在適用法律上確有疑難的案件,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的,由分、州、市人民檢察院審查并提出意見,層報最高人民檢察院審查。最高人民檢察院經(jīng)征求外交部的意見后,決定批準逮捕。經(jīng)審查認為不需要逮捕的,可以直接作出不批準逮捕的決定。
735、對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已被拘留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接到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七日以內作出是否批準逮捕的決定;未被拘留的,應當在接到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十五日以內作出是否批準逮捕的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不得超過二十日。
736、人民檢察院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并且通知公安機關補充偵查的案件,公安機關在補充偵查后又提請復議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建議公安機關重新提請批準逮捕。公安機關堅持復議的,人民檢察院不予受理。
737、移送重要舉報線索,應當經(jīng)檢察長批準。
738、縣、處級干部的要案線索一律報省級人民檢察院備案,其中涉嫌犯罪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犯罪后果特別嚴重的,層報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廳、局級以上干部的要案線索一律報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739、對不立案的復議,由人民檢察院控告申訴檢察部門辦理,并在收到復議申請的三十日以內作出復議決定。
740、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提出聘請律師要求的,對于涉及國家秘密的,檢察院應當在3日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
741、公安機關需要延長偵查羈押期限的,應當在期限屆滿7日前,向同級人民檢察院移送延長羈押期限意見書;再由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逮捕部門層報有決定權的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
742、人民檢察院監(jiān)所檢察部門對于本院直接立案偵查的案件,發(fā)現(xiàn)超過偵查羈押期限的,應當提出糾正意見,報告檢察長。
743、撤銷案件的決定,應當分別送達犯罪嫌疑人所在單位和其本人。
744、由于同案犯罪嫌疑人在逃,在案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無法查清的,對在案犯罪嫌疑人應當根據(jù)案件不同情況分別報請延長狠查羈押期限、變更強制措施或者解除強制措施。
745、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進行審查的期限,計入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期限。
746、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部門在審查中發(fā)現(xiàn)偵查人員以非法方法收集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陳述、證人證言的,應當提出糾正意見,同時應當要求偵查機關另行指派偵查人員重新調查取證,必要時人民檢察院也可以自行調查取證。
747、人民檢察院在審查起訴中決定自行偵查的,應當在審查起訴期限內偵查完畢。
748、改變管轄前后退回補充偵查的次數(shù)總共不得超過兩次。
749、人民檢察院對于退回補充偵查的案件,仍然認為證據(jù)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經(jīng)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
750、人民檢察院對于符合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guī)定的情形之一的案件,經(jīng)檢察長決定,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
751、人民檢察院對于犯罪情節(jié)輕微,依照刑法規(guī)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經(jīng)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
752、被害人對人民檢察院不起訴的決定不服,收到不起訴決定書超過七日后提出申訴的,由作出不起訴決定的人民檢察院控告申訴部門受理,經(jīng)審查后決定是否立案復查。
753、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對被害人不服不起訴決定的申訴進行復查后,應當在三個月內作出復查決定,案情復雜的,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754、對依法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單處罰金的公訴案件,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經(jīng)檢察長決定,適用簡易程序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建議。
755、轉為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將全案卷宗和證據(jù)材料退回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的期限應當從收到人民法院有關案件材料之日起計算。
756、律師以外的辯護人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通信,人民檢察院可以要求羈押機關將書信送交人民檢察院進行檢查。
757、證人應當由法庭通知并負責安排出庭作證。
758、法庭審理過程中,遇有《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第384條情形之一的,公訴人應當要求法庭延期審理。
759、在審判過程中,對于需要補充提供法庭審判所必需的證據(jù)或者補充偵查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自行收集證據(jù)和進行偵查;必要時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xié)助。
760、變更、追加或者撤回起訴應當報經(jīng)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決定,并以書面方式在人民法院宣告判決前向人民法院提出。
761、人民檢察院發(fā)現(xiàn)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不立案偵查的,由審查逮捕部門審查。
762、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控告申訴部門應當受理。
763、對于由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人民檢察院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不予立案的,經(jīng)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人民檢察院可以直接立案偵查。
764、最高人民檢察院是檢察機關辦理司法協(xié)助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依照國際條約規(guī)定是人民檢察院司法協(xié)助的中方中央機關。
765、人民檢察院提供司法協(xié)助,請求書中附有辦理期限的,應當按期完成。未附辦理期限的,調查取證一般應當在三個月內完成;送達刑事訴訟文書一般應當在十五日內完成。
766、取保候審保證金由縣級以上執(zhí)行機關統(tǒng)一收取和管理。
767、沒收保證金、退還保證金、對保證人的罰款決定等,應由縣級以上執(zhí)行機關作出。
768、沒收取保候審保證金和對保證人罰款均系刑事司法行為,不能提起行政訴訟。當事人如不服復核決定,可以依法向有關機關提出申訴。
769、經(jīng)過追繳或者退賠仍不能彌補損失的,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審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民事訴訟法部分筆記]
770、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jù)自愿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771、人民調解委員會是在基層人民政府和基層人民法院指導下,調解民間糾紛的群眾性組織。
772、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773、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774、因票據(jù)糾紛提起的訴訟,由票據(jù)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775、其他地域管轄見《民事訴訟法》第28—34條。
776、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
777、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應當在申請?zhí)岢龅娜諆龋钥陬^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
778、經(jīng)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jù)。但有相反證據(jù)足以****公證證明的除外。
779、定部門及其指定的鑒定人有權了解進行鑒定所需要的案件材料,必要時可以詢問當事人、證人。
780、民事訴訟中,期間以時、日、月、年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
781、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的十日內,可以申請順延期限,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782、送達訴訟文書必須有送達回證。
783、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fā)出公告之日起,經(jīng)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784、人民法院采取財產(chǎn)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
785、民法院接受申請后,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采取財產(chǎn)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zhí)行。
786、人民法遠接受訴前財產(chǎn)保全申請后,必須在48小時內作出裁定。
787、財產(chǎn)保全限于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
788、民事訴訟中,拘傳、罰款、拘留必須經(jīng)院長批準。
789、罰款、拘留應當用決定書。
790、采取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必須由人民法院決定。
791、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yǎng)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792、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fā)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內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fā)送原告。
793、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
794、離婚案件,涉及商業(yè)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795、開庭審理時,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請。
796、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fā)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發(fā)給判決書。
797、告離婚判決,必須告知當事人在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結婚。
798、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799、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800、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